近日天氣轉冷,兒童腸胃科醫師趙舜卿表示,氣溫在20℃以下時輪狀病毒、諾羅病毒活躍,5歲以下的小朋友特別容易感染,引發腸胃炎上吐下瀉,甚至發燒。病毒型腸胃炎潛伏期短,感染後12至48小時內發作,會有稀黃水便、嘔吐症狀,平均2至5天就會痊癒,治療常用電解質液及益生菌緩解腹瀉症狀。上吐下瀉會使身體水分大量流失,發病時要注意是否有體重下降、尿量減少等脫水症狀,如連喝水、喝電解質液都會吐,要到醫院打點滴補充體液,避免引發休克。

 

病毒透過糞口傳染

秋冬好發的病毒型腸胃炎,是由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引起。輪狀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,且易併發鼻炎、喉嚨痛等呼吸道症狀;諾羅病毒則是大人小孩都容易感染,且會污染食物,常在吃過外食後發病,使人誤以為是食物中毒,如染諾羅病毒有8成以上除腹瀉外還會嘔吐。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皆為糞口傳染,幫小孩換尿布、如廁、用餐前後要以肥皂搓洗雙手,如染諾羅病毒,即使症狀消失,48小時內也勿與他人共餐、接觸食材或烹調食物,以免造成傳染。

 

喝電解質液防脫水緩瀉

 

腸胃炎發作時可補充電解質液,平衡體內水分及電解質,防止脫水並緩瀉。

趙舜卿醫師提醒,腸胃炎期間可喝電解質液,但不要喝市售運動飲料,因運動飲料鈉、鉀含量不足,糖量也偏高,無法平衡體內電解質以緩瀉,還可能因腸道無法吸收糖分而加重腹瀉。腸胃炎發作時,如果一吃東西就吐,最好在24?48小時之內只補充電解質補充液;如吃東西不會吐,就可以開始吃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白稀飯、白吐司等,3歲以上的小孩可補充香蕉、蘋果等水果,但勿吃含脂肪、乳糖食物,腸道較難消化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海闊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