蓮花池 古井 竹叢
繞過生態池,便是以前的柑仔宅,不見兒時眾家親族,各自成區堆柴積草,只見雅緻的鋪上大石片,鑲嵌細石,外植韓國草、小黃花、及波斯菊的清幽小徑。而幽徑的東側,是一顆顆大石頭堆疊圍成的水池。池畔植種一小圈韓國草;池內綠色的蓮葉,紫色的蓮花,展露笑顏。這水池舊名「菱角窟」,故今池畔大石,刻有和建弟的靈秀筆跡「舞菱」二字,聰達堂兄的刻工也十分傳神。石徑的西側,三層樓高的風車,默默在一旁守護。
蓮花池的東南邊,有一口深深的古井,長方形紅磚塊圍砌成圓深井,真是不簡單的技術。而上頭木棚垂綁著鋁質小水桶,可放入古井汲水。啊!太美好了!以前只是遠觀,今年農曆初二,我與秀桃二嫂、美岑外甥女扶著九十三高齡的母親近看,母親雖膝蓋不便,攙扶下,俯探古井,也很高興。因時近黃昏,風大,有些涼意,若是夏天,我一定汲桶水,洗把臉,沖沖腳,享受回味兒時的井畔戲水滋味。感謝鄉親父兄的智慧和辛勞。長方形紅磚塊圍砌成圓古井 是高難度的技術,先民的傳統智慧,現今村民無此經驗。弟弟說大家不斷思考揣摩後,把它重新整修完成了。而且古色古香,真是令人發思古之幽情,汲水思源之心,油然而生.....。
往昔成林的竹叢,如今還有一、二叢保留在古井旁不遠處。和建弟真是別具心思,刺竹叢成林是有些雜亂,得經常砍修打掃,但如今家鄉已乏人手,不得不重新改造村景,但又不忍把祖園連根拔除,因此留下一、二叢,念祖傳根的義涵,雖不聲張,但可了然於心,肅然起敬。
依稀記得小時候,颱風天,巡視竹叢檢拾「風打筍」的喜悅及滋味,而夏日風吹竹動的清涼,也陪伴過多少個炙熱的午後讀書時光。
去年十二月下旬,在布袋與高中同窗小聚,老友寶桂還念念不忘的問起竹叢還在否?說她在朴子上課時,還跟學生講起老同學村莊竹叢的故事.....。下回見面,我可要邀她來看小竹叢、蓮花池(雖現在蓮花不多,初植而已)、風車、幽徑、古井汲水、竹寮吹風.....。 (待續) 侯得一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a70002 風車的故鄉部落格
留言列表